资源简介:
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物质变化与我们
科学概念
.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,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,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。
过程与方法
.用总结、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。
.用阅读资料、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。
情感态度价值观
.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。
(二)教学准备
每人准备白糖、柠檬酸、小苏打、玻璃杯、小饮料瓶,自己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。
(三)教科书说明
本课由三部分组成,分别是“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”“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”“制作饮料”。
第一部分: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
这是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整理,帮助学生从整个单元去把握学习的内容,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,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。
这个单元从物质构成世界开始,讲述物质是变化的道理,物质的变化从是否产生新物质的角度,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,然后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,探索化学变化的本质,形成一系列的科学概念。
教科书第40页的图表,简单地列出本单元的框架结构,在“化学变化”这
个方框下面,还可以增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内容,这样对学生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会更加有利。同时,教科书没有呈现本单元的主要学习过程,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总结:主要的学习方法是从观察现象开始,通过提出假设,寻求证据检验,最后获得结论。这样的学习过程,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,也是科学思维发展的过程,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法。
第二部分: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
这部分的内容,是通过列举的方法进行讲述的,列举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,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。
教科书第40页讲述的基本上是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生产、生活的联系,木材加工、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;物质的溶解有些是物理变化,也有一些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情况、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去分辨两种变化。实际上,生活中许多物质的变化,都夹杂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形式。
教科书第41页上部分,主要讲述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我们的关系,还讲述了人类在利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,也产生了污染环境的问题,这应当引起严重关注。
第三部分:制作饮料
这是本课的动手制作内容,这项活动既体现了物质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,又是一项体验活动,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
做到学习时动静搭配。橙子、白糖、柠檬酸、小苏打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,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,继续进行探索。
(四)教学建议
1.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。
这部分的总结整理,要从具体的物质变化开始,一步一步归纳到物质的变化。
(1)回忆一下,这个单元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,把这些物质的变化全部罗列在黑板上。
(2)下列变化中,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哪些?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哪些?
(3)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哪里?
(4)物质是变化的这个概念我们是怎样理解的?
2.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。